近日,一些近视患者发现自己的视力突然好转,甚至不用戴眼镜也能看清远处物体,这让他们欣喜若狂。然而,眼科专家提醒,这种"好转"可能是一种假象,背后隐藏着假性近视的"欺骗",需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,晶状体厚度增加,视物模糊不清。这种情况下的视力下降是可逆的,通过适当休息和药物治疗可以恢复。但若误将其当作真性近视,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。
为什么会出现视力"突然变好"的假象?专家解释,当眼睛过度疲劳时,睫状肌会出现暂时性松弛,这时患者会感觉视力有所提升。但这种"好转"是短暂的,往往伴随着眼胀、头痛等不适症状,且很快就会恢复原状甚至加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假性近视多见于青少年群体。由于学业繁重,长时间看书、使用电子产品,使得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。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视力波动,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检查,明确诊断。
眼科医生建议,预防假性近视的关键在于科学用眼: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,每用眼40-50分钟就休息10分钟,多进行户外活动,远眺绿色植物。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,合理膳食,适量补充维生素A等有益眼睛健康的营养素。
专家强调,任何视力异常都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,不要自行判断或购买眼药水使用。及早发现、正确诊断、科学干预,才能避免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,保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。